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根据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重点,特制定本实施指导意见。
一、基本思路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拓展技术内涵,扩大实施范围,完善指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增加测土密度,提高测土频率,突出供肥、施肥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技术入户、配方肥到田,着力改进施肥方式,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
二、目标任务
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场、单位)目标任务是: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以上;布置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田间肥效试验2个以上、经济作物“2+X”田间肥效试验5个以上,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2个以上;建成2个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在15个村各建成1个20亩以上的示范方,在100个行政村设立固定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8场次以上;配方肥施用比例达到化肥使用总量的12%以上。
三、确定项目县补贴资金的原则与方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中央直属垦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从已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县(场、单位)中筛选确定承担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场、单位),分配项目补贴资金。一是项目县(场、单位)必须完成上年度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未通过省级验收的暂停承担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任务。二是项目补贴资金要按照“资金与工作任务匹配,资金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原则,优先保证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场、单位)和示范乡镇的需要,适当向行政村数量较多、耕地和农作物面积较大、工作绩效考评较好的项目县倾斜。三是按照因素分配法,根据项目县(场、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行政村数量、项目执行情况和工作绩效考评情况等,科学测算和分配各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额度一般控制在15—40万元,整乡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1000个乡镇所在项目县(场)资金额度适当加大,整县(场)推进的100个项目县补贴资金额度可提高到50—70万元。
各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总和不得超过农业部、财政部分配给你省(区、市)及中央农垦的补贴资金额度,因实施项目(场、单位)的减少,多出资金额度在本省(区、市)统筹安排。
四、资金补贴环节
项目县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科学制定配方、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示范展示、施肥信息上墙、施肥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等经费补助,项目管理经费不能超过总项目补贴资金的4%。
五、工作内容
在深化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力求在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有较大突破,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一)深化“基础工作”支撑。在粮棉油作物上实行周期性取土测土,合理安排肥料肥效、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及有机无机配合、中量微量元素等田间试验,不断修正大宗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提高配方的针对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和特色作物上,开展土壤测试、肥效试验和叶面营养诊断,逐步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技术覆盖面。规范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支撑。同时,有选择的安排肥料利用率验证试验。
(二)强化“整建制”推进。实施“百、千、万”整建制推进试点,农业部从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当地政府重视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中,筛选确定100个示范县(场),省级农业部门筛选确定1000个示范乡镇和10000个示范村,采取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合作社带动、配方肥直供、定点供销服务、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现场混配供肥等模式,整县、整乡、整村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区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治理区,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三)狠抓“配方肥”下地。各级农业部门要科学制定并发布区域性的作物施肥配方信息,加强农企合作和产需对接,引导和扶持构建配方肥产供施网络,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锁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建立乡村小型智能化配肥网点,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民开办的肥料销售点等使用乡村小型智能化配肥设备。及时发布面向农民的科学施肥信息,引导农民施用掺混式配方肥。各级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人员因地、因时、因苗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四)强化“示范片”到村。各项目县(场、单位)结合本地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合理布局示范地点,细化示范片建设内容,以科学施肥技术为核心,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化肥深施,实现高产高效和经济环保的目的。村级示范片要做到“四有”,即: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其中标牌要明确标明作物品种、目标产量、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式。
(五)强化“培训班”进田。千方百计推进科学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结合村级示范片建设,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和现场观摩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加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对肥料经销商、基层农技人员开展配方师培训与认证,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六)强化“建议卡”上墙。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适合农村、贴近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在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肥料经销网点,积极推进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和科普标语上墙,方便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直接“按方”购肥施肥。
(七)改进施肥方式方法。筛选确定当地化肥深施机械类型,引导农民选购使用,因地制宜开展基肥深施、追肥深施,改变化肥表施、浅施的方式,同时,做好作物肥料统筹,确定更为合理的追肥用量和时期,提倡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实现水肥耦合。在测土配方施肥村级示范方、万亩示范片以及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菜果茶标准园示范区率先全覆盖,在有滴灌、喷灌条件的蔬菜、果树、棉花、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上积极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
(八)加强“信息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培训,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丰富科学施肥知识,提高科学施肥技能,营造科学施肥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六、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工作调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严格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不折不扣地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原则,搞好沟通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二)稳定专业队伍。各项目县(场、单位)要按照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技术队伍,充实人员力量,改善服务手段。每个项目县(场、单位)必须有土壤肥料推广机构,要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要建成一个标准化验室,构建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全面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三)规范项目实施。要加大监管力度,督导项目县(场、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测土化验、试验示范等基础工作有缺失、遗漏或不足的,要补充完善,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探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到田的长效机制和整建制推进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机制。要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展示、示范、培训和宣传,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有机无机配套、基肥追肥统筹,切实减少不合理过量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四)加强资金监管。各地要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本着资金与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使用行为,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会计科目设置要按照有关财务规定执行。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要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和目标任务要求,因地制宜细化项目县(场、单位)资金使用条目,指导和监管项目资金合规合理使用。
(五)加强监督检查。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合同,加强项目检查指导,及时掌握项目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效果评价等情况。加强项目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把农民满意度、技术普及率和到田率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要加强肥料质量监管,特别要注重对配方肥生产过程的监管,建立配方肥质量追溯制度,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对项目管理不规范、专业人员队伍缺乏、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项目实施效果不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场、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收回项目资金,依法依纪处理。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拓展技术内涵,扩大实施范围,完善指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增加测土密度,提高测土频率,突出供肥、施肥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技术入户、配方肥到田,着力改进施肥方式,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