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三秋”生产即将落下帷幕。近日,记者在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看到,在广沃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各种大型机械集中作业的场景,而在每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粮食丰产的期盼。
日前,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推进落实会议在商河举行。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商河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经营农业,重点解决“在哪儿种、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这四个问题,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截至目前,商河县粮食常年种植面积170万亩,其中小麦80万亩、玉米9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到45.73万亩,农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全程机械化作业覆盖率、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100%,小麦、玉米高产攻关单产分别达到802.5公斤和1158.97公斤,粮食产量由2007年的6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95万吨,占全市的1/3。
坚持科学规划着力做好“在哪儿种”
围绕2017年建成吨粮县的目标,商河县近年来坚持以济南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政策资源整合和成方连片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实施了“631”工程,即建设60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粮食单产突破3000斤,总产突破100万吨,力争达到120万吨。
商河县农业局局长李东武介绍,他们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建设标准,整合国土、农业开发、农业、水利、林业、农机等涉农项目,重点打造了孙集镇3.23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皇庙镇3.41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皇庙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镇、国家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镇街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等,全县高标准良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
特别是2013年以来,聚力打造总投资4.4亿元的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该项目是济南市1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核心区、涉农资金整合的试验区和全省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的样板区。截至目前,累计投资3.4亿元,植树30余万株,修整道路290公里,开挖疏浚沟渠350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涵850座,新打机井及配套600眼,新建泵站及配套50座,新建配电设施150台套。
“通过建设提升,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李东武表示,项目区年增粮食4.9万吨,年节水766.6万立方米,作为建设模板在全县60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进行全面推广,有力带动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突出源头把控着力做好“种什么”
近年来,商河县全面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在位于商河县玉皇庙镇的林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成为商河县的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评价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能大力推广普及优良的新品种,推动全市种子产业的发展,还能有力地促进商河县的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据了解,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建设总面积500余亩,设有高产攻关区、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品种大面积展示区、品种试验区、新技术推广示范区,同时兼有优良品种备案和质量抽检田间鉴定功能。李东武介绍,该示范场内配套设施齐全,连续多年承担农作物品种及配套技术试验、展示、示范工作,田间种植管理经验丰富。
“今年,示范中心以承接第十四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夏玉米室外种植展示工作为契机,重点展示了全国25省565个夏玉米品种及相关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杂交玉米品种361个、青贮玉米品种34个、籽粒机收玉米品种19个等等,逐步构建起集品种展示、技术推广、信息交流和农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李东武说。
不仅如此,商河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开展小麦良种供种到村、技术培训、良种包衣等服务,进一步优化了全县良种布局,全县12个街镇1267万斤小麦良种全部供应到位,良种覆盖率达100%。
注重精耕细作着力做好“怎么种”
李东武表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是稳步提高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点措施,也是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商河县把小麦、玉米作为一个粮食生产系统,通盘考虑周年粮食生产,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小麦、玉米“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调控作物生育进程,优化周年资源分配,逐步实现“藏粮于技”;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积极扶持大型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综合采取统一组织作业、订单式作业和代耕代种式作业等多种方式,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10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达101千瓦,日综合作业能力20万亩,初步实现“藏粮于器”;坚持大面积整建制推进,全县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全省首次实现全覆盖,扶持培育专业化防治队伍35家,日防治能力8万亩,化学农药用量下降10%,防治区粮食增收5%,实现经济效益5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质量和农村生态安全,率先实现“藏粮于艺”。
另外,商河县在强化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创新农业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农业新型主体培育机制、新型农民培育机制,开展粮食生育期全程技术托管服务,整建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推进粮食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模式。
强化体制创新着力做好“谁来种”
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生产管理粗放、关键技术到田率低、种粮效益下滑等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商河县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开展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保障,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2015年,商河县组织实施了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全程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项目,示范面积5000余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粮食种植、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业机械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统一技术培训的“六统一”全程托管技术服务,促进关键栽培技术全面入户到田。
经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托管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97.65公斤、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74.94公斤,双季合计单产1272.59公斤,比非托管区亩均增产131.61公斤,增产10.61%,亩增收263.22元。全托管服务示范区粮食显著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户节本,亩均节本381元,其中节省物化投入成本100元、用工成本186元、机械作业成本95元。亩均节本增效553.22元,累计节本增效336.36万元。
今年,商河县继续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010万元,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打造整建制推进示范村29个,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1050亩。
日前,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推进落实会议在商河举行。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商河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经营农业,重点解决“在哪儿种、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这四个问题,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截至目前,商河县粮食常年种植面积170万亩,其中小麦80万亩、玉米9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到45.73万亩,农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全程机械化作业覆盖率、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100%,小麦、玉米高产攻关单产分别达到802.5公斤和1158.97公斤,粮食产量由2007年的6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95万吨,占全市的1/3。
坚持科学规划着力做好“在哪儿种”
围绕2017年建成吨粮县的目标,商河县近年来坚持以济南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政策资源整合和成方连片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实施了“631”工程,即建设60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粮食单产突破3000斤,总产突破100万吨,力争达到120万吨。
商河县农业局局长李东武介绍,他们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建设标准,整合国土、农业开发、农业、水利、林业、农机等涉农项目,重点打造了孙集镇3.23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皇庙镇3.41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皇庙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镇、国家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镇街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等,全县高标准良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
特别是2013年以来,聚力打造总投资4.4亿元的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该项目是济南市1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核心区、涉农资金整合的试验区和全省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的样板区。截至目前,累计投资3.4亿元,植树30余万株,修整道路290公里,开挖疏浚沟渠350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涵850座,新打机井及配套600眼,新建泵站及配套50座,新建配电设施150台套。
“通过建设提升,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李东武表示,项目区年增粮食4.9万吨,年节水766.6万立方米,作为建设模板在全县60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进行全面推广,有力带动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突出源头把控着力做好“种什么”
近年来,商河县全面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在位于商河县玉皇庙镇的林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成为商河县的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评价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能大力推广普及优良的新品种,推动全市种子产业的发展,还能有力地促进商河县的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据了解,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建设总面积500余亩,设有高产攻关区、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品种大面积展示区、品种试验区、新技术推广示范区,同时兼有优良品种备案和质量抽检田间鉴定功能。李东武介绍,该示范场内配套设施齐全,连续多年承担农作物品种及配套技术试验、展示、示范工作,田间种植管理经验丰富。
“今年,示范中心以承接第十四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夏玉米室外种植展示工作为契机,重点展示了全国25省565个夏玉米品种及相关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杂交玉米品种361个、青贮玉米品种34个、籽粒机收玉米品种19个等等,逐步构建起集品种展示、技术推广、信息交流和农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李东武说。
不仅如此,商河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开展小麦良种供种到村、技术培训、良种包衣等服务,进一步优化了全县良种布局,全县12个街镇1267万斤小麦良种全部供应到位,良种覆盖率达100%。
注重精耕细作着力做好“怎么种”
李东武表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是稳步提高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点措施,也是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商河县把小麦、玉米作为一个粮食生产系统,通盘考虑周年粮食生产,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小麦、玉米“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调控作物生育进程,优化周年资源分配,逐步实现“藏粮于技”;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积极扶持大型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综合采取统一组织作业、订单式作业和代耕代种式作业等多种方式,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10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达101千瓦,日综合作业能力20万亩,初步实现“藏粮于器”;坚持大面积整建制推进,全县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全省首次实现全覆盖,扶持培育专业化防治队伍35家,日防治能力8万亩,化学农药用量下降10%,防治区粮食增收5%,实现经济效益5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质量和农村生态安全,率先实现“藏粮于艺”。
另外,商河县在强化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创新农业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农业新型主体培育机制、新型农民培育机制,开展粮食生育期全程技术托管服务,整建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推进粮食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模式。
强化体制创新着力做好“谁来种”
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生产管理粗放、关键技术到田率低、种粮效益下滑等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商河县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开展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保障,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2015年,商河县组织实施了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全程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项目,示范面积5000余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粮食种植、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业机械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统一技术培训的“六统一”全程托管技术服务,促进关键栽培技术全面入户到田。
经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托管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97.65公斤、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74.94公斤,双季合计单产1272.59公斤,比非托管区亩均增产131.61公斤,增产10.61%,亩增收263.22元。全托管服务示范区粮食显著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户节本,亩均节本381元,其中节省物化投入成本100元、用工成本186元、机械作业成本95元。亩均节本增效553.22元,累计节本增效336.36万元。
今年,商河县继续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010万元,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打造整建制推进示范村29个,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1050亩。
今年,商河县继续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010万元,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打造整建制推进示范村29个,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1050亩。